“松锦战役”双方举国而战,明朝败在了哪里?

2020年07月06日09:56:00

“松锦战役”双方举国而战,明朝败在了哪里?下面情缘阅读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偏居苦寒之地的清帝皇太极,对入主中原、子孙后代永生永世居住在温暖的南方势在必得,全民皆兵、举国来袭,八旗军围困住军事重地的锦州,将其围得是水泄不通。锦州是关宁锦防线的桥头堡,先锋地,是坚城。袁崇焕通过多次血战兼惨败的经验,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建奴野战无敌,我们唯有大炮坚城方能抵御争锋。这一论调在明末将帅间盛行,屈辱,却是事实。松锦战役双方都是举国之力有备而来,堵上未来几十年的国运,无论哪方胜利哪方失败,都将迎来一个空前的转折。

满清一方是皇太极、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等率领的大约十一万的八旗精兵,大明一方是洪承畴、杨国柱、吴三桂、唐通等率领的十三万步骑,并有其余各地的总兵听令驰援(来壮声势,战力不行)。这一仗打了两年之久,最后以明军伤亡五万余、主帅洪承畴被俘,吴三桂领着仅存的三万残军退守孤城宁远。

有人会问,袁崇焕哪去了?答案是:他早在十年前就被崇祯皇帝给一刀砍了。这是明清之间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的交锋,明朝倾举国之力打造的九边精锐全丢在了关外。从此以后,关外全是满清的地盘,明军再也无法踏入,更没有能力组织军队进行反击。这场国运之战,明朝败了,清朝胜了,此后的清朝再不济,也据有辽东、蒙古、朝鲜等一大片地方,亡国已是奢望。

如此大体量的帝国,举国之力发动的一次战役(钱粮兵马要多少给多少,皇帝特批),为何依旧惨败?原因小孩都能说得出。两个字:团结。1640年的明帝国,能征善战、战略了得的将帅不是被崇祯一刀杀了,就是死在崇祯错误的指挥下,新生代只知练兵没有实战经验,明帝国的内部糜烂的不成样子,农民军肆虐,官军屡剿不灭,上升到谋朝篡位的高度。

这两年的关外大战,朝廷内部开始着愈演愈烈的君臣争斗,明里暗里。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是当年刚登基,不懂政治的热血青年,人性的黑暗他见过太多太多了。松锦战役前期,洪承畴率领着作战经验最为丰富“九塞之精锐”“大明最后的希望”初战告捷,还没高兴多久,大明中央朝廷就发生尖锐矛盾,朝臣迅速分为两派。一派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的“再调兵马、速战速决”派,另一派是前线指挥官洪承畴为首的“且战且守,稳扎稳打”派,值得一提的是:被清军猛烈进攻的锦州城最高军事长官祖大寿的想法与洪承畴不谋而合。

双方互不退让,一边说另一边被建奴吓胆,哪有百年大明的铁血军队风范,另一边说一边是不知军事和战争的书生腐儒,只知道纸上谈兵,而且这些蛮子的军队真的很厉害。双方互不退让,打的非常火热,最终决定的人是皇帝朱由检,他才是最终拍板人。

两边说的都有理,听谁的呢?崇祯皇帝选择了相信陈新甲,派出监军传旨催战,必须马上进军。前线的洪承畴一行人被逼无奈,只能继续进发,救援锦州城。其实这种东西谁也说不准,具体还是要看操作和后续我们才能判断出哪个方法更好更正确。到底是战火前线的领兵大将更懂军事呢,还是身居后方的朝廷君臣更懂军事呢,除非朝堂上真有哪种前线刚下来深知敌我双方实力,并且军事才能出众不会犯纸上谈兵这种低级错误的人。不然通常情况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军被远程遥控下十有八九会大败而归。

元朝末年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除了自己亲自指挥的大战,其他都是任由徐达、常遇春、冯胜等人自由发挥,不会多加干涉,强行指示他们进退攻守。前线和后方团结吗?一点都不团结,简直一团糟。崇祯帝和众朝臣催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信任洪承畴,担心他们投敌叛变,或是战争持续太久他们会坐大成割据军阀。前线的人想避战后战,后方的人硬逼着强攻应战,上下不同心,不败才怪。

此次大战满清能够胜利的原因就在于: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略,前来救援锦州的明军被迫野外决战,最后被杀的丢盔卸甲。

后话:明朝有很多扭转局面的机会,但一个又一个的错过;满清却是抓住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会,几乎没犯一个大错误,因为他们只要犯下一个,就将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