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生死之谜:化装成妓女辗转各地?

2021年06月12日16:11:45

在日本,关于杨贵妃流亡日本的传说由来已久,且众说纷纭。 '杨贵妃生死之谜:化装成妓女辗转各地?'

  1.杨贵妃逃脱经历:

  说法一:马嵬驿兵变时,禁军大将军陈玄礼被杨贵妃甘愿以身殉国从容赴死的精神所感动,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死。由于执行死刑的是高力士,而查验尸体的是陈玄礼,因此这个以假代真的掉包计得以成功。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飞快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东渡日本。按此说法,杨贵妃应是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前往日本的。

  说法二:马嵬驿兵变中,并不是采用了掉包计,而是贵妃一息未绝死而复生。她的复活与高力士、陈玄礼全无关系,而是得力于宫中舞女谢阿蛮与乐师马仙期的救助,最后在日本遣唐使的帮助下,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

  说法三:杨贵妃逃离马嵬坡后,化装成妓女,辗转于各地。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乘小船漂流到日本,在濑户内海的荻町或久津登陆。

  2.杨贵妃到达日本后的经历:

  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海行染病,登陆不久即病逝。

  另一种说法是:杨贵妃受到了孝谦天皇的热情接待,在宫廷里生活了很多年,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并与太上皇李隆基有音信相通。

  今天,在山口县久津、名古屋热田等处,还有杨贵妃的墓茔等遗迹,在神奈川县金泽称名寺内,藏有杨贵妃使用过的玻璃帘子。据说杨贵妃当年居住的蓬莱宫,就是现在的热田神社。日本民间传说,杨贵妃原是日本的热田大明神,为了不让唐帝国发兵攻打日本,她化作美女前去消磨唐玄宗的斗志。安史之乱后,她又回到了热田神社。

  在日本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年)的末期,《溪岚拾叶集》里已经出现了关于杨贵妃是热田大明神的记载,及至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今昔物语》等书中列述了以杨贵妃为题材的无数故事。

  1963年,日本一个少女在电视上露面,自称是中国杨贵妃的后裔,并出示了历代家谱文件为证。据说著名演员山口百惠也认为自己有杨贵妃的血统。

  1973年,台湾作家南宫搏先生发表了《杨贵妃外传》等一系列考证文章和文学作品。他分析了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认为杨贵妃流亡日本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学术界的反对意见仍处于主导地位。反对派的基本依据是:

  无论是中国的正史或野史,都没有关于杨贵妃未死于马嵬驿兵变的正面记载;

  杨贵妃被处死之后,是经过陈玄礼等人验明正身的;

  即使杨贵妃真的堕落风尘,在唐代也并非不能回宫。唐代宗的沈后在安史之乱中曾两次被乱兵掠去,朝廷照样寻访她回去当皇后、皇太后便是反证; 

  当时的中国,北方是兵荒马乱,南方(江淮之间)虽然未经战火,却也是戒备森严。在这种情况下,杨贵妃一行几乎不可能避开各种关防的盘查千里跋涉,平安到达扬州口岸;

  当时的航海技术落后,前往日本决非易事。所谓乘小船漂流到日本实为无稽之谈,而像两国间互遣使团那样大操大办,又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流亡女子所能做得到的。

  可以说,关于杨贵妃马嵬驿兵变后的生死之谜,不但是当前文艺创作的热点题材,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鉴真和尚去日本历经11年,杨贵妃如何逃到日本?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人杨贵妃香消玉陨在马嵬坡上,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

  谜团一,贵妃遗体新旧唐书记载不同,新唐书只说香囊犹在。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促使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叛军攻入长安时,唐玄宗连夜出逃。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

随行将士突然起义,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随后,他们把矛头指向杨国忠的姐姐杨贵妃。

  就在这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几个神秘人忽然出现在马嵬坡上。他们悄悄挖开贵妃的坟墓,他们究竟在找什么?史料记载玄宗皇帝回长安后,秘密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

  关于神秘挖墓事件,新旧唐书有两种不同记载。旧唐书里说: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而新唐书里却只有:香囊犹在。新旧唐书为何有差异?贵妃的遗体是否被盗墓人盗走了?

  但这样的说法似乎很难成立,危急时刻,民间的人不会很快得知贵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倘是盗墓分子所为,就不会留下香囊。那么,新旧唐书哪个记载更准确?旧唐书是唐朝时就记载的,而新唐书是宋朝人根据旧唐书编写的,按常理说应该是旧唐书尤为可信,但如果是这样,新唐书里也不该将肌肤已坏如此重要的记载删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厚滨教授认为,从唐明皇本人角度来看,他肯定要对外宣布贵妃已死。可如果现在这样记载,就给人一个想象空间。宋朝人在写新唐书时,干脆就不说有没有尸体,就把这事给回避了。

  谜团二,四川都江堰挖出装女人的小巧棺木,但墓主人身份难定。

  1000多年后的今天,在法门寺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囊。这种香囊在古代称做香球。据宋馆长介绍,在香囊里有两个持平环,里面有一个小钵盂,无论怎样转动,这个钵盂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里面的香料始终不会洒落出来。

  而今在马嵬镇上,重新修葺的杨贵妃墓馆里不仅有贵妃的墓,还有塑像。现今修葺的墓有3米高,外形用青砖包砌得很严实,原始贵妃墓不可能有这样包砌的青砖。在疑惑无法解答时,四川都江堰市的红梅村传出了千年古墓的奇闻。传说,这个村子后山脚的一座千年古墓是杨贵妃的墓。

  据村民讲,早年在这里的墓碑上刻着杨字,却没有名讳,这个有千年历史的墓是一个暗墓。那块墓碑在文革时期已不存在,而今墓地也被种上了庄稼,只有一块破陋的祭台青砖还留着。

  1997年,市里和红梅村联合对该墓实行挖掘。挖出的棺木长仅1.7米,宽仅45 厘米,无疑是装女人的棺木,但墓主人身份很难判断。

  谜团三,日本民间盛传杨贵妃逃到日本,《长恨歌》中也曾暗示。

  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裔。这个消息让中国人无比震惊,杨贵妃的后人怎么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其实早在20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长恨歌》等文章中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现今的日本沿海边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

  传说,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下,一名侍女代她死了,杨贵妃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大唐,经过漫长漂泊,到了日本山口县久津,而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员。日本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也有描述。难道杨贵妃真逃去了日本?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严绍焘认为,这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关,白居易在诗的后半部分表述了对杨贵妃的一种想像,说杨贵妃虽然在事变中人已死,但她的灵魂飘到神仙山上,后来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仙山上相遇了。而众所周知,《长恨歌》描写的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

  人们分析长恨歌里写的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其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就是描写了马嵬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了。而此后唐玄宗派一个道士去找寻杨贵妃,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没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倘若道士真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这里写到的蓬莱仙山又在哪里?在日本的文学创作中,他们常常把蓬莱山本身就指为日本。

  

  谜团四,传说贵妃藏进太蓬山的道观,但为何史料无记载?

  11世纪时,日本著名作家紫式部根据长恨歌写了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小说《源氏物语》。紫式部是日本宫廷女官,主要为宫廷内的贵夫人们讲述汉学,《源氏物语》就是描述源氏的命运,与中国的杨贵妃有很相似之处。

  史料中最翔实的航海记载就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前后历经11年,经历了5次失败,屡遭磨难,才终于到达日本。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杨贵妃想要逃到日本究竟有多大可能性?人民大学历史系刘教授分析,据记载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包括非正式的也有16-17次,从船的规模上看,杨贵妃出逃日本应该没问题。就算这样的船能到日本,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贵妃要在哪个港口登船呢?据古代交通史记载,当时唐玄宗逃到了四川,杨贵妃一定会选择相反的方向,可能到武汉,经长江下游,有三条路线,一个是扬州,一个是苏州,另一个是明州,可能在这3个地方登船,最后到达日本的山口久津县。位于四川省营山县的太蓬山,地貌独特,山势险峻。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蓬莱会是指太蓬山吗?传说大唐时杨贵妃酷爱吃荔枝,唐玄宗专门开辟了一条荔枝路,而这条路就路过太蓬山。如果真是这样,为何史料里没记载?四川史学专家冯教授认为,关于杨贵妃生死的传闻相持不下,一方面是史料的粗略记载,一方面是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虽然很多传说无法考证,但杨贵妃三个字已经成为大唐盛世的代名词,她的生死之谜值得人们永远探索

精彩文章:火星上的金字塔之谜 清 东陵 祖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