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关于做好治未病相关科研课题成果梳理的通知

2020年07月17日13:17:39
发布部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文号: 国中医药科技中医便函[2011]7号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局治未病健康工程,按照“十一五”中医药科技成果总结的有关要求,做好科技支撑工作,我司拟于近期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中医治未病相关科研课题成果进行梳理和论证。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课题范围

凡经我局立项支持或组织的各类科技项目课题,基本完成研究任务者,均需梳理成果,包括:

(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项目各课题

(二)2008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治未病’的技术方法社区推广应用研究”项目各课题

(三)中医专款项目有关课题

1.中医药疾病预防与保健技术及知识推广项目

2.中医治未病技术研究项目

3.热成像技术图像采集规范研究课题

二、成果梳理的类别

根据各计划项目的要求,治未病科研成果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基本概念类:包括治未病、亚健康等有关概念内涵、健康状态的界定等。

(二)技术方法类:主要包括中医“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相关技术、方法:

1.个体人健康状态信息的采集、存储、整合与动态检测、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2.个体人健康状态的动态辨识与分析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3.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维护和提高个体人健康状态的干预方法和技术;

4.基于上述各项(各类)技术方法与产品的成套方法和技术。

(三)模式机制类:包括治未病监测、评估及有关技术方法推广应用的模式方法及机制等。

三、有关要求

(一)请各课题承担单位和负责人按照课题任务书的目标任务、考核指标和研究内容,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结合验收工作,认真做好研究成果的凝练和提升,对成果应用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和总结,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实用性、适用性,明确成果形式和转化应用价值,并填写《课题成果报告》(格式见附件)。

(二)请支撑计划办公室、行业专项办公室以及有关项目协管单位,高度重视成果梳理工作,积极协调,配合课题承担单位做好工作。

(三)请各课题承担单位将《课题成果报告》于2011年2月28日前正式报送我司中医科技处,我司将于2011年3月统一组织专家对有关成果进行论证,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联系人

中医科技处 安 然(010-59957704)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

课题成果报告编写大纲

一、概述

(一)成果名称;

(二)成果来源(支撑计划项目名称、课题名称、课题编号);

(三)本成果与课题任务书规定的目标任务及主要考核指标的关联度;

(四)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成果的关键技术内容、学术内容及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成果的表现形式(中医药科技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及其成果表现形式:基础研究成果:表现为新发现、新概念、新理论、新学说、新研究模型等。临床研究成果:表现为新的诊疗技术、诊疗设备、诊疗方法、治疗方案、新方药等。中药研究开发成果:表现为新药、新工艺、新技术、新的生产加工设备、新的活性物质、中药制药新材料、新辅料等。方法学研究成果:表现为能为各种研究提供的新的方法学支撑、技术、设备等,能提高相关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品研发、政策决策水平的研究结果。软科学研究成果:表现为经实践证明,产生广泛效益的论文、调研报告、战略政策研究报告、建议等);

(三)成果的成熟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可以直接应用;2.需转化后应用;3.有待深入研究--可建议滚动研究,并说明理由;4.有新的发现--可建议设立新的研究内容)。

三、成果价值的自我评价

(一)成果的实用价值评价(说明该成果的实用价值体现;成果被应用后,对学术进步、学科发展、产业发展、社会经济效益等预期的效果);

(二)成果的学术价值评价(成果能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创新点);

(三)成果的先进性评价(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情况);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前景评价(可推广的规模、产业化及市场前景)。四、成果的应用转化及效益分析

(一)成果的应用领域(说明本成果适用的领域和应用对象);

(二)成果的转化方式和转化程度;

1.成果转化方式(不同的成果类型,可有不同的转化方式)。1)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主要是其论著或学术观点等被他人引用或二次文献引用。2)临床研究成果:主要是成果被临床应用,以及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指标来评价。3)中药研究成果:可物化的成果,有实用价值,可进入生产领域,其转化状况的评价主要是转化后所产生的效益。4)方法学成果:被相关学科应用情况,以及应用后对相关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品研发或政策决策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相关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5)软科学成果:应用状况应以其成果是否为决策者或主管部门所吸收、采纳,变成行政行为,以及其采纳后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与进步来评价);

2.成果转化的情况(课题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情况,技术标准情况,新产品、新品种取得的市场准入、鉴定情况等)。

(三)成果的应用转化效益分析(综合评述成果应用所取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要有具体的数据、典型案例说明)。

1.通过成果转化或技术转让直接获得的经济收益;

2.通过新产品、改进原有工艺而产生的产量或销售增长;

3.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开发中发挥的作用;

4.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或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

5.对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6.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等。

五、相关建议

(一)存在困难和问题(本成果在形成、转化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课题组认为现行科研项目和成果管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政策改进建议(有利于促进成果应用的政策建议);

(三)深化研究内容的建议(需深化研究的内容和理由)。

六、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一)取得专利、软件、农林新品种、新药等的相关证书或准入证明文件(复印件);

(二)技术标准备案文件(复印件);

(三)材料、产品检验或测试报告(复印件);

(四)成果评价证书、与本成果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证书(复印件);

(五)与本成果相关论文与著作的清单和复印件(论文请详细注明刊物级别与影响因子,著作只需复印封面、目录、前三页及封底);

(六)技术转让证明文件(复印件);

(七)用户意见书(复印件);

(八)反映成果的图片、影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