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孩子归谁

2024年05月25日13:38:46

在大多数离婚案件中,关于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往往成为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
通常情况下,
首先应当采取协商方式来确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则法院将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评估后,裁决子女的抚养权归属事宜。
以下是针对此类问题的具体分析与解决途径。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如若涉及到两周岁以下的子女抚养权问题,一般来说,为了保障孩子的权益及健康成长,法院倾向于将孩子判给其母亲。
但若母亲存在以下情况,父亲仍有权申请直接抚养该子女:
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导致子女不适宜与其共同生活;
2.母亲具有抚养条件却未尽抚养义务,此时父亲提出让子女随其生活的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3.除此之外,若有其他特殊原因显示子女确实不宜继续随母亲生活,那么法院也可以考虑将子女抚养权判给父亲。
二、两岁至
八岁间的子女考虑到两岁至
八岁之间的子女处于情感依赖期,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需兼顾父方和母方的意愿,权衡双方的优劣势,以确保能为子女提供最有利的生活环境。
具体而言,当父方和母方均要求孩子随其生活时,只要其中一方具备以下优势,即可获得优先考虑权:
1.自身已实施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失去生育能力;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变更生活环境可能对子女健康成长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3.无其他兄弟姐妹,而另一方则有其他子女;
4.子女随其生活将受益良多,反之,另一方具有某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因此不适宜与其子女共同生活。
三、八岁以上的子女对于年满
八岁的子女,基于其已经开始独立思考并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法院会广泛听取子女本人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全面评估父母双方的情况,再做出最终的决定。
四、争夺子女抚养权的策略争取子女抚养权的途径繁多,常见的包括:
1.对于尚属哺乳期内的婴幼儿,原则上应当由其母亲抚养,这对女方争夺抚养权极为有利;
2.证明自己已实施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失去生育能力,有利于增加获得抚养权的竞争力;
3.证实自身有较为稳定的工作收入且经济状况良好,有利于打造更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从而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成长条件;
4.收集对方存在不良习惯的相关证据,例如家庭暴力、吸毒行为、赌博爱好、酗酒陋习等等,这些行为极易对子女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法院对此类情况一般会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抚养权判定;
5.倘若男女双方的条件旗鼓相当,法院将会依据子女的亲身感受以及法院综合考察的各项因素,如思想品德、陪伴时间长短等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