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20年07月15日17:23:38
发布部门: 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
发布文号: 凉府办函[2011]269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

《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州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凉山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跨越式发展明显加速,对凉山金融业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推进凉山跨越发展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等重大历史机遇,促进全州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把凉山打造成为“金融资源聚集区、金融服务创新区、金融运行安全区、经济金融互动共赢示范区”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引导,加强金融合作,加大对外交流,推动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金融产业,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

1.金融业竞争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末,全州共有9家银行业机构479个网点,12家保险公司及4家保险代理公司共有56个分支机构,2个证券营业部,金融从业人员11000人。全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699.88亿元、345.4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5%和33%。尤其是2010年末异地金融机构在我州贷款余额达到354.74亿元,超过了辖内机构贷款余额,有力支持了凉山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全州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4.16亿元,支付赔款3.42亿元,保险业的社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发挥。截至2010年末,和兴证券两个营业部累计开立资金账户51423户,实现证券交易余额290.54亿元、利润2.55亿元;全州1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进一步清理规范,累计为8738户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贷款39亿元。

2.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期间,辖内银行业新增贷款190.8亿元,年均增速33%,其中2009年、2010年新增贷款均超过80亿元,是2005年新增贷款额的10倍。201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784.19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2.61倍,年均增长15.5%。

3.金融业抗御风险能力实现新突破。凉山州商业银行顺利完成增资扩股3.24亿元,主要监管指标全面达标。全州农村信用社2.4亿元专项央行票据全部实现兑付,资本充足率2.48%,比2005年末提高4.7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9.22%,比2005年下降了13.33个百分点;五年内累计消化历年亏损挂账4168万元,实现扭亏增盈。

4.金融业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2010年末,全州小企业授信户数和金额较年初分别上升16.29%和30%;对彝区“三房”改造、藏区牧民定居两项计划贷款7909户、余额1.25亿元;420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共确定金融联络员361名,设立金融服务联络点、便民服务网点、邮政代办点218个,开展流动服务1700余次,相关业务金额突破38亿元。

5.金融业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辖内四家大型银行股改和邮储银行组建工作顺利完成,凉山州城市信用社成功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首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西昌金信村镇银行顺利开业,农村信用社以州为单位统一法人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农行凉山分行被总行确定为全国6家一类产品创新基地之一,凉山州商业银行成立了全省首家获银监会批准挂牌经营的小企业信贷中心。

6.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绩。“十一五”期间,我州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的意见》,全面实施“诚信凉山”品牌建设战略和“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计划”,努力打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会理县创建为全州第一个“省级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全州创建“州级信用乡镇”5个、“州级信用村”21个、“诚实守信模范企业”20户,“农村信用农户”占全州有效农户数的40%以上。

(二)存在问题。

1.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全州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由2005年末的1.49%上升到2010年末的1.9%,但与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gdp3%以上的比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全州存贷款总量始终在全省10位左右徘徊,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
2.金融业渗透力较弱。“十一五”期间,全州金融相关率指标(金融相关率:是指国家金融资产与gdp的比值,我国通常用贷款余额代替金融资产,即每生产一单位gdp所占用的贷款数量。金融相关率越低,表明生产单位gdp所占用的贷款数量越少,经济渗透力越弱)远远低于全国及全省水平(见下表),金融资本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还不强,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

2006--2010年全国、四川省及凉山州金融相关率比较表


2006年
2007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全国
0.82
1.13
1.06
1.27
1.28
四川省
0.91
0.88
0.91
1.12
1.15
凉山州
0.35
0.35
0.34
0.41
0.44


3.金融业聚集力不高。2006-2010年,全州贷款增加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9.7%、13.3%、10.98%、15.8%、13.1%,远低于同期全省24.1%、23.35%、28.04%、37.4%、26.3%的占比水平。由此说明,凉山金融体系用于投资的增量资金相对较少,金融聚集力还不高。

4.金融业竞争力不强。区域内金融业发展不平衡,种类少、规模小、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融资方式以银行间接信贷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极少。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来看,区域内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主要集中于传统存贷款、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租赁市场等均未形成。金融机构没有形成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产品种类不足,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三)发展机遇。

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目前,国家已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凉山被列为今后十年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全州贫困地区发展将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扶持。

2.助推凉山跨越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为凉山量身定做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全面实施,涉及项目665个,规划总投资5727亿元。在2011年3月召开的“省级金融部门支持凉山跨越发展对接会”上,省级金融部门与凉山达成“十二五”期间战略合作协议13项,涉及金额1749亿元,对接银企项目168个。

3.凉山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根据州委确定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将达1600亿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完成3500亿元以上。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我州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战略部署,着力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产业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着力推动金融创新,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发挥金融业在凉山经济跨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实现规模、效益、质量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战略目标。

“十二五”期间,在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下,紧紧把握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的重大机遇,基本实现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化、金融机构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金融企业经营的特色化和金融服务的精细化,初步建成全面开放、监管有力、竞争充分、功能齐备、层次丰富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金融“四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金融资源聚集区。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到凉山设立机构拓展业务,着力构建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支柱产业突出、其他多种金融机构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形成以信贷市场为基础、保险市场为重点、资本市场为突破、金融业全面发展的金融市场格局。

--金融服务创新区。支持鼓励州内金融业机构进一步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加强重点资源开发、重点产业、小企业、“三农”、民生工程等领域的金融服务,转变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产品服务模式,使凉山成为四川省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的先行试点地区。

--金融运行安全区。以实施“诚信凉山”信用品牌战略为契机,建立健全金融协调监管机制和金融安全稳定机制,不断优化法治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和绿色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把凉山建设成为全省绿色金融生态示范区域。

--经济金融互动共赢示范区。着力构建良好的银政、银企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促进金融业结合凉山资源优势突出、“二元经济”特色明显、金融服务需求差异大等实际,优化结构,深化服务,加大对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实现经济金融和谐共荣、互动共赢发展。
2.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通过改革、调整、引进、合作等形式,建立与凉山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内金融产业较快发展,成为区域内重要支柱产业,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到2015年,全州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和10%以上。

3.行业目标。

银行业:初步建成以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竞争充分、运行高效、支持凉山经济发展有力的银行业体系。到2015年,争取引进或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3家以上;全州银行业机构存款余额1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4%以上,贷款余额力争达到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8%以上。

保险业:初步建成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风险防范有效、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格局。到2015年,力争全州保险保费收入超过23亿元,保险深度达到3%,保险密度达到450元/人左右。

证券业:促进地方资本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到2015年,证券营业机构证券交易额达到500亿元以上,全州上市公司数量力争达到5家以上。

地方准金融业:初步建成以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机构为主体的地方准金融体系,不断提供地方准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到2015年,力争全州融资性担保公司达20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达10家以上。

金融中介服务业: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形成结构种类齐全、业务多元化格局,着力优化服务,促进规范发展。

(三)主要任务。

1.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理顺地方金融机构产权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凉山州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支持农村信用社完成统一法人改革并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制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商业银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不断增强地方金融的竞争力。

2.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吸引异地金融机构到凉山设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加强与省内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金融开放水平。

3.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组建、引进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民间金融发展,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公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满足各类金融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协调发展,形成以信贷市场为基础、以保险市场为重点、以资本市场为突破、金融业全面发展的金融市场格局。

4.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引导和扶持金融机构加大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凉山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5.深化金融改革发展。推进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善融资结构,创新融资体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6.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科技、金融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诚信凉山”品牌,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优良的设施与环境保障。

7.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政府对金融发展的统筹和领导,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完善调控、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加强同业公会、协会的规范自律,促进金融业稳健运行。

三、发展措施

(一)做大做强银行业,强化信贷市场融资功能。

1.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村镇银行创设力度,使银行业金融机构种类、数量明显增加,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层次。

2.支持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支持州内国有商业银行加快改革发展,提升竞争力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支持鼓励农行凉山分行充分利用好总行一类产品创新基地平台,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引领全州银行业机构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支持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加快商业化运作,拓宽业务范围,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加快发展,扩大业务覆盖面,提升整体实力。

3.支持凉山州商业银行加快发展。支持凉山州商业银行加强发展战略规划,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支持鼓励凉山州商业银行推动小企业信贷中心创新发展,引领全州银行业机构创新金融服务。

4.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通过政策扶持引导、资金注入、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兼并重组和整合金融资源等手段,加快推进全州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使之成为竞争力强和服务“三农”能力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为转制农村商业银行奠定基础。
5.推进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加强窗口指导,强化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重点项目、“三农”、小企业、民生工程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改善和扩大个人信贷服务,支持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和主动创业。

(二)大力发展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市场功能。

1.大力提高保险社会覆盖面。大力发展保险机构,推动保险市场建设,积极引进中外资保险机构,引导保险机构推进市场细分化、产品差异化、服务标准化、条款通俗化创新,加快保险产品创新,扩大保险规模,促进保险业快速发展。

2.积极发挥保险社会保障和辅助社会管理职能。把发展保险业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结合起来,鼓励保险企业拓展企业年金、公众责任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商业保险业务,推动城乡统筹保险工作开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把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政府目标考核,探索具有特色的涉农保险试点,积极运用财政等手段支持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三农”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服务“三农”的农业保险框架。

3.积极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引导支持保险机构参与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4.加大对保险功能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和手段,开展保险政策、法规宣传,使更多的社会公众认识保险、购买保险,缓解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

(三)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1.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加强对州内企业上市的统筹规划,扩大辅导面和培植面,支持鼓励主业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开展收购兼并,增强规模优势,大力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积极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效益好的地区主导型、支柱型企业在国内主板上市,支持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通过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

2.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城市公用设施项目债券及短期融资债券等筹集资金,积极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票据等,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四)积极探索金融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国内各类投资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引进和设立步伐,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机构的创设,推动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性金融机构,以适应区域内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2.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通过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扶持力度,增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积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努力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服务。把信用评价、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与担保贷款业务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政府引导和推动,聚集金融资源,为中小企业融资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担保贷款通道。

3.推进支柱产业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服务产品,加大与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合作对接,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积极发挥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推进支柱产业健康发展。

4.加强各类金融资本的融合。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充分调动和运用民间资金,加快区域内投融资平台建设,探索组建金融控股集团,鼓励支持有能力的投融资公司参与金融机构资产重组,实现多元化经营,引导和鼓励州内企业、个人参股金融企业或合资组建金融机构。

(五)加强金融基础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1.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服务。加快金融科技、金融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支付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金融统计信息公开化、支付结算现代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国库业务科学化、信贷征信社会化、反洗钱法制化,切实发挥金融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深化“诚信凉山”品牌建设。以政府、企业、个人信用建设为重点,积极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县市、信用乡(镇)村、诚实守信模范企业,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工作。推动改善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法治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严厉打击各类金融犯罪和反洗钱活动,为金融产业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规范和改进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为实现金融产品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创造良好环境。
3.加大金融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根据经济发展重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研究出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办法,对自建办公设施的金融机构,政府在土地位置、转让价格、转让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对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处置不良资产涉及的各种行政费用、司法费用和地方税收等在事权范围内给予适当优惠。进一步健全完善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奖励机制,加强对辖区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考核奖励,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加强政策研究,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切实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大力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4.持续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紧紧围绕实施大凉山扶贫攻坚和藏区民生工程,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彝家新寨建设和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通过强力推动农村支付结算讯通工程以及调整或增设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简易网点等方式,着力解决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点问题。继续深入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金融服务等民生金融政策,不断提高金融业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能力。

5.促进涉外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改进外汇管理与服务,加快进出口核销制度和外汇账户管理改革,落实境内企业境外放贷、对外担保、境外直接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返程投资外汇等外汇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借用外债和出口收入存放境外。配合国家支持外贸发展政策,大力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改进服务模式,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支持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促进我州外贸出口和引进外资稳步增长。

(六)加强金融监督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健全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以建设凉山金融运行安全区为目标,充实完善“一办一行一局”新型地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一行一局”监管体制,推进区域内政府管理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和监管协调机制,健全监管法规、严格监管制度、改进监管方式、强化监管手段,研究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和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协调机制、金融风险处置协调机制、金融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继续深入整顿规范金融秩序,坚决遏制逃废银行债务的违法违规行为,严禁非法金融活动,取缔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打击各种金融诈骗违法犯罪行为。

2.发挥金融同业公会、协会的自律作用。大力支持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金融同业公会、协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金融行业协会在自我约束、利益协调、信息交流、人才培训、协助监管、改善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建立健全金融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增强行业自律、规范执业行为,完善中介机构执业标准体系,加快建立中介机构失信惩罚体系,规范金融行业公会和中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七)实施人才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

1.完善金融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与金融院校联合建立金融干部培训基地,通过开展学历教育、组织专业讲座、举办业务培训、组织国内外金融专家授课等形式,为金融人才及金融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深造机会,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2.实施引进金融人才鼓励政策。完善金融专业人才的公开招聘制度,吸引国内外金融人才来凉发展。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名誉董事、战略发展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等方式,建立与国外金融机构和知名国际金融专家的联系、沟通渠道,大力吸引凉山金融业急需的金融管理人才。

(八)加强领导协调,推动金融强州建设。

1.健全地方金融协调制度。各级政府成立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并协调落实支持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扶持措施,协调处理辖内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金融强州”建设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全州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大力推动促进金融业改革发展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建立金融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协商和落实合作事宜,完善区域资金融通网络和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与先进地区的金融合作,加强政府在区域金融合作中的引导作用,建立区域间金融交流合作机制,制定金融合作战略规划,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合作。

2.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组建凉山州金融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负责人、国内外金融专家学者担任委员,充分发挥国内外金融智力资源,为政府的相关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完善经济金融信息沟通机制,及时跟踪分析金融发展和风险动态,为金融监管机构及时进行有效监管、为地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防范地方金融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3.完善银政企合作平台。改进银企合作方式,支持银行与企业间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充分发挥金融信息平台作用,把银企项目综合性推介、区域性推介、网上推介以及专业化推介等形式结合起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金融机构资金过剩的突出矛盾。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对金融机构的考核机制,将金融机构的短期逐利动机与政府经济发展长期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建立新型银政、银企关系,实现双赢发展。

4.加强对金融债权的司法保护。完善金融司法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金融债权管理协调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积极推动金融债权的维护工作。结合凉山实际,制定有关土地使用权登记、金融债权保护、社会信用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规定。把金融生态的有关指标纳入县市领导班子年度工作量化考核指标评价体系,适当提高金融指标在考核体系中所占比重。坚持把落实扶持政策、促进金融业发展及推动企业上市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工作实绩考核,形成各级各部门共同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附件: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情况表

附件:

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情况表

单位:亿元

“十一五”末(2010年)
“十二五”末(2015年)
银行业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新增存款
年均增速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新增贷款
年均增速
各项存款余额
新增存款
年均增速
各项贷款余额
新增
贷款
年均
增速
699.88
430.77
21.70%
345.49
251.02
28.35%
1200
500.12
14.43%
600
254.51
14.80%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新增存款
年均增速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新增贷款
年均增速
699.04
429.48
21.71%
345.31
250.19
28.57%
保险业
保费收入
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
保费收入
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
14.16
1.8%
296元/人
23
3%
450元/人
证券业
证券交易余额
上市公司(家)
证券交易余额
上市公司(家)
290.5
2
500
5
地方准金融业
融资性担保公司
10(家)
20(家)
小额贷款 公司
0(家)
10(家)


备注:表内数据来源,银行业数据来源为2006-2010年《凉山州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和《凉山州全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新增存款”及“年均增速”是取信贷收支表中相关数据计算而得;保险业、证券业和地方准金融业数据来源为《凉山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