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

2020年07月24日12:00:33
发布部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九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0年10月31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眷权益保护法》作如下修改: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工作。
二、第六条第一款改为第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归侨、侨眷有权依法申请成立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八条: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地方归国华侨联合会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四、第七条第二款改为第九条第二款,修改为: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所在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学校和医疗保健机构,国家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扶助。
五、增加一条,作为第十条:国家依法维护归侨、侨眷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用人单位及归侨、侨眷职工应当依法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或者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救济。
六、第八条改为第十一条,修改为:国家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特别是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七、第九条第二款改为第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归侨、侨眷境外亲友损赠的物资用于国内公益事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八、第十条第二款改为第十三条第二款,修改为: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
九、第十一条改为第十四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归侨学生装、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升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十、第十三条第一款改为第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归侨、侨眷有权接受境外亲友的遗赠或者赠与。
增加一款,作为第十六条第二款:归侨、侨眷继承境外遗产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三条  第二款式和为第十六条第三款。
十一、第十五条改为第十八条,修改为:归侨、侨眷申请出境,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手续。
归侨、侨眷确因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境外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优先办理手续。
十二、第十六条第二款改为第十九条第二款,修改为:归侨、侨眷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境探亲的待遇。
十三、第十七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归侨、侨眷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出境定居,经批准出境定居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的,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照发。
十四、第十八条改为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归侨、侨眷申请自费出境学习、讲学的,或者因经商出境的,基体制改革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提供便利。
十五、第二十条改为第二十三条,修改为: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归国华侨联合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应当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五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造成归侨、侨眷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法第 九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占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合法使用的土地,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法第 十三条规定,非法侵占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法第 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停发、扣发、侵占或者挪用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的,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补发,并依法给予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本决定对部分条文的文字作相应的修改,并对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眷权益保护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眷权益保护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眷权益保护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根宪法,制定本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本法所称侨眷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秒的其他亲属。

    第三条    归侨、侨眷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
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

    关联法规: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工作。

    第五条    国家对回国定居的华侨给予安置。

    第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第七条    归侨、侨眷有权依法申请成立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
归侨、侨眷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八条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地方归国华侨联合会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国家对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给予扶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其合法使用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等企业所在的地方,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学校和医疗保健机构,国家在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扶助。

    第十条    国家依法维护归侨、侨眷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用人单位及归侨、侨眷职工应当依法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或者生活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救济。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和引导归侨、侨眷依法投资兴办产业,特别是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二条    归侨、侨眷在国内兴办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境外亲友损赠的物资用于国内公益事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第十三条    国家依法保护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所有权。
依法征用、拆迁归侨、侨眷私有房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归侨、侨眷就业给予照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升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第十五条    国家保护归侨、侨眷的侨汇收入。

    第十六条    归侨、侨眷有权接受境外亲友的遗赠或者赠与。
归侨、侨眷继承境外遗产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归侨、侨眷有权处分其在境外的财产。

    第十七条    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的往来和通讯受法律保护。

    第十八条    归侨、侨眷申请出境,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手续。
归侨、侨眷确困境外直系亲属病危、死亡或者限期处理境外财产等特殊情况急需出境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有效证明优先办理手续。

    第十九条    国家保障归侨、侨眷出境探亲的权利。
归侨、侨眷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出境探亲的待遇。

    第二十条    归侨、侨眷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出境定居,经批准出境定居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离休、退休、退职的归侨、侨眷职工出境定居的,其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照发。

    第二十一条    归侨、侨眷申请自费出境学习、讲学的,或者因经商出境易,其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提供便利。

    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归侨、侨眷在境外的正当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呀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国际结合,给予保护。

    第二十三条    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归国华侨联合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应当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造成归侨、侨眷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造成归侨、侨眷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 九条第一款规定,非法占用安置归侨的农场、林场合法使用的土地,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 十三条规定,非法侵占归侨、侨眷在国内私有房屋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退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 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停发、扣发、侵占或者挪用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养老金的,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补发,并依法给予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和国务院的实施办法,制定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