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2020年07月18日17:01:30
发布部门: 哈尔滨市政府
发布文号: 哈政发[2011]6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哈尔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将《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十九日
 
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指标摘要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着重完成三大战略性任务,一是民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突破,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根本改善。
 

民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均达到12%以上,在同等城市中力争晋位。

--大幅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实现“住有所居”,四环内棚户区改造完毕,棚户区居民全部入住新居。中低收入群体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基本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

--扩大就业规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左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2%以上。

--加速城镇化进程。百万农村人口进城镇,城镇化率提高到65%。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突破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田水利化程度达到70%,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4%,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80%,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区、县(市)全覆盖,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粮食产量稳定在250亿斤以上。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实现工业增加值2230亿元,年均增长16%。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4个优势产业五年翻番,培育装备制造、食品2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年翻番,打造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3个增加值超百亿元产业。

--大规模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52%。金融、物流、文化、信息服务四大产业增加值实现4年翻番,金融业570亿元,年均增长30%。物流业45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文化产业420亿元,年均增长25%。信息服务业250亿元,年均增长20%。旅游业强势增长,总收入突破96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5%。
  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根本改善
 --提高教育和卫生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城镇和农村社区实现便民医疗广覆盖。

--完善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市级文化设施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城乡实现便民文化体育设施广覆盖。

--根本扭转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新增城市道路130公里、面积620万平方米,道路完好率达到95%,推进铁路站场及新线建设和改造。彻底改造水、热、气等老旧地下管网,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提高供暖保障水平。

--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公交覆盖范围,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比重提高到45%以上,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85%以上,公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和1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5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森林覆盖率达到46%。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事业和民生发展明显改善,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65.9亿元,年均增长13.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美元。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8.1亿元,年均增长19.4%。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2651.9亿元,年均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70.2亿元,年均增长17.8%。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三次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达到412.7亿元、1384.6亿元和186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6.4:35.3:48.3调整到11.3:37.8:50.9。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产量突破250亿斤。畜牧业比重提高到46%以上。优势产业支撑工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四大产业实现增加值61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3.5%。金融、现代物流、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

--城市空间拓展实现历史性突破。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实现了呼兰、阿城撤县变区,市区面积扩大到7086平方公里。启动实施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构建了以松花江为纲,“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发展格局,通过北国水城、科技新城、工业新城建设,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开工建设了哈大客运专线、哈西客站、哈大齐城际客运专线哈尔滨段等工程,哈同高速、哈肇路、讷鸡公路等一批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全市建成农村公路13000公里,乡镇和行政村实现100%高等级路面连通。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投入使用,改变了松花江的环境景观。建成2座城区跨松花江大桥,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对120余条道路进行了结构升级改造,磨盘山供水工程全线竣工,启动了“三沟一河”综合整治工程,群力、平房、信义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城市气源转换全面完成。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水和大气主要污染物分别削减15.1%和8.2%,松花江出境水质主要污染指标降低12.8%,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超过环保模范城标准。新增造林面积148.1万亩,活立木蓄积增加45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完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2%。医药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加快发展,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实际利用外资达到7.03亿美元,年均增长17.5%。

--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3%,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042亿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始终保持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两位。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42%,跻身全国前列。连续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2010年获批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发展成绩显著。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达到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5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20.3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1.7%和14.9%。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8%和99.1%。

[图片1:专栏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略)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市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发展机遇

从国际上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然是时代发展的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绿色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将在能源、空间技术、生物、信息、新材料等领域萌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这为我市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重大机遇。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显著,《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签署,将有利于发挥我市的区位、科技等优势,为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参与俄远东开发、全方位扩大开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从国内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人均gdp将进入5000至8000美元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家继续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持力度,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和高科技产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将为我市拓展产业空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机制保障。国家全面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我市探索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重大机遇。

从全省看,“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面提速,为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科技创新的先导、城乡建设的表率、服务全省的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机遇。

--面临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加,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沿海地区出口产能大量转向国内市场,将间接挤压哈尔滨产品的市场空间。同时,哈尔滨发展外向型经济将受到严峻挑战。

从国内形势看,传统增长模式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通货膨胀预期正在加剧,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性失衡问题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国家将进一步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加强排放控制、提高节能要求,对财政、货币、土地等政策进行调整,这对依靠传统产业和投资拉动为主的哈尔滨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区域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政策的竞争更加激烈,同类城市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加大了哈尔滨晋位的难度。

从我市自身发展看,尽管“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发展现代农业任务艰巨,工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民生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医疗、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综合各种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期和积极应对挑战的战略竞争期。我们必须坚持超越自我,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转变发展观念,适应环境变化,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按照省委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重点完成民生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基本公共服务三大战略任务,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把哈尔滨建设成现代大都市。

--以松花江为纲,拉开城市骨架,构建“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空间格局。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推动城市发展空间向北跨越、向南拓展、向县域延伸,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全面推进现代大都市建设进程。

--“北跃”,以建设北国水城和科技新城为重点,整合省市资源,合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两城”的大发展带动全市经济的大跨越。构筑“二纵、四横、十八湖”的水网体系,重点打造科技资源富集、科技创新成果众多、产业转化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集科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新城区。

--“南拓”,建设全省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先导区。以建设生态花园式的工业新城为主线,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研发实力,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南部工业重镇、创意名都和文化新城,积极引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产业集群,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大提速、工业结构大调整,成为哈尔滨实现跨越发展、升级晋位的重要动力引擎。

--“中兴”,加快老城区产业振兴步伐,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功能。以中心城区提档升级为主线,在解决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问题的同时,加快哈西、群力新区建设。中心城区的承载功能、生态质量、容貌形象、居住水平、管理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强县”,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富民强县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根本途径,一县一策,突出特色,打造增长极。建设哈东新城、兴隆新城等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区域,推进尚志、方正、通河次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双城、五常、巴彦向中等城市发展,提高县域城镇人口集聚规模和载体功能,推进哈尔滨1小时都市圈建设。推动“服务下乡”和城乡“6个一体化”,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谋划县域产业发展和布局,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在全市gdp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力争2-3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5-6个县(市)跻身全省“十强县(市)”行列。

--强化龙头带动作用。整合龙江城镇群腹地资源,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中区、对外开放前导区和“冰城夏都”特色旅游区,在“八大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全省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十二五”期间,必须把握以下发展原则:

--跨越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满足全市人民迫切发展的愿望,实现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快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协调发展。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好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速度与效益和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既有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绿色增长。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快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共建共享。坚持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行政、社会、农村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三节 发展定位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市空间扩张、人口增长、产业集聚加速期,城市集聚和扩散作用双向增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充分涌流,城市综合竞争力快速提高。将现代大都市确立为城市总体定位,重点建设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和商贸都城。

北国水城:按照“以水定城”的理念,利用松花江丰富的水资源,构建江南江北一体化的水网体系,为城市提供“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形成“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景观,建设优美舒适协调的生态人居环境。

工业大城:以实施“南拓”战略为重点,打造一个工业特色鲜明、新兴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备、城市设计现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城区。按照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原则,整合工业园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科技新城:整合科技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重点在松花江北岸打造科技资源富集、科技创新成果众多、产业转化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文化名城:依托历史文化、欧陆文化、冰雪文化、水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博物、博览、论坛和会展业,实现欧陆风情与北国特色相统一、传统历史与现代风格相统一,建设“大气、神气、洋气”的国际文化名城。

商贸都城:以南岗、道里、道外、香坊四大商圈为重点,加快都市商圈提档升级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建设松北、哈南、群力等新商圈,建设城市综合体。做大做强物流业、金融业等高端商务服务业,提高商贸业的集中度和辐射力。发展大物流、大平台、大服务,构建东北北部和辐射东北亚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大都市建设,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非公有经济比重提高到6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11.3:37.8:50.9调整到8:40:52,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在同等城市中力争晋位。

--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均达到12%以上。

--大幅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实现“住有所居”,四环内棚户区改造完毕,棚户区居民全部入住新居。中低收入群体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基本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

--扩大就业规模。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左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2%以上。

--加速城镇化进程。百万农村人口进城镇,城镇化率提高到65%。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田水利化程度达到70%,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4%,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80%,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区、县(市)全覆盖,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粮食产量稳定在250亿斤以上。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实现工业增加值2230亿元,年均增长16%。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4个优势产业5年翻番,培育装备制造、食品2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年翻番,打造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3个增加值超百亿元产业。

--大规模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52%。金融、物流、文化、信息服务四大产业增加值实现4年翻番,金融业57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物流业45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文化产业42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信息服务业2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业强势增长,总收入突破96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5%。

--提高教育和卫生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城镇和农村社区实现便民医疗广覆盖。

--完善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市级文化设施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城乡实现便民文化体育设施广覆盖。

--根本扭转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状况。新增城市道路130公里、面积620万平方米,道路完好率95%,推进铁路站场及新线建设和改造。彻底改造水、热、气等老旧地下管网,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提高供暖保障水平。

--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公交覆盖范围,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85%以上,公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和1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5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森林覆盖率达到46%。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医疗、教育、文化、农村要素资源流转、行政管理体制、公共事业、收入分配制度等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

[图片2:专栏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略)


第三章 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
 

把形成主体功能区作为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空间结构高效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按照集中布局与均衡开发相结合的空间开发模式,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镇化格局和国土利用,引导人口、产业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区域集聚,在较小区域集中开发,形成经济、人口相对密集的城镇化地区,通过工业化、城镇化集中布局,集约利用国土空间,为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腾出更多空间,培育发展集中连片的农业主产区,对全市生态安全的区域加强保护,培育形成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空间开发格局。


第二节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根据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市国土空间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3类。

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哈尔滨市辖区和双城市、宾县、五常市五常镇和牛家镇、尚志市尚志镇,规划为1.6万平方公里,其中重点开发区域1.5万平方公里,点状开发区域0.1万平方公里。省级点状重点开发区域0.17万平方公里,包括方正县方正镇、伊汉通乡、松南乡,延寿县延寿镇,木兰县木兰镇,通河县通河镇,依兰县依兰镇、达连河镇,巴彦县巴彦镇、兴隆镇。上述地区是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重点区域,发展方向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园区进一步整合,加快城镇化进程,承接其他区域人口转移。

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区域、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规划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巴彦县和依兰县,规划总面积0.69万平方公里,发展方向是保护耕地,集约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拓展农村就业和增收空间,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包括通河县、木兰县、五常市、尚志市、方正县和延寿县,规划总面积2.90万平方公里。发展方向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修复,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特色种养殖、绿色食品加工、北药开发、清洁能源等为主的接续替代产业,形成生态主导型产业格局。

禁止开发区域规划32处,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7处、省级森林公园11处、省级地质公园5处。对上述禁止开发区域禁止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第三节 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
 

“十二五”期间,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建立严格的区域政策体系,在财政、投资、土地、农业、人口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全市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重点向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倾斜;财政转移支付、农业政策、人口政策,重点向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倾斜。按照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完善各区、县(市)的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开发方向,规范开发秩序,推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尽快形成。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并有利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评价体系,强化对各地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增设开发强度、耕地保有量、环境质量、社会保障覆盖面等评价指标。

[图片3:专栏3: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重点] (略)


第四章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落实“两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战略,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绿色农业为重点,推进“服务下乡”和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标准化,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


第一节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以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为重点,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和建设千万亩水稻工程。在提高粮食单产的基础上,扩大玉米、优质大豆、优质水稻的种植面积,建设优质专业粮食生产基地120个,其中专用玉米基地30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200万亩,高蛋白、特用大豆基地100万亩。到2015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75万公顷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50亿斤以上。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
 

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全面推进奶牛、生猪、肉牛、家禽产业工程和产业带建设,发展大规模、高标准、现代化的养殖园区、规模牧场、专业大户,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促进畜牧业优质化和安全化生产。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全市规模化养殖比重提升到50%以上。进一步完善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到60%以上。


第三节 蔬菜基地建设
 

加强蔬菜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城乡市场供应和增加农民收入。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重点建设“一圈两带”蔬菜产业基地,即郊区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圈、哈肇路和哈五路沿线百里蔬菜产业基地带。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设施园艺,建设标准化蔬菜产业基地,按照绿色标准体系和综合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不断提高北菜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积极开拓俄罗斯、韩、日市场,增加外销比重。实施净菜上市工程,市区超市净菜上市率达到70%以上,集贸市场净菜上市率达到30%以上,蔬菜优质名牌产品达到20个。到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500万吨以上。


第四节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以全面推进水利化为重点,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大型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现有的堤防、水库、灌排渠系等进行全面维护和功能提升。集中力量建设完善松花江沿线灌排体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点水利设施工程。推进田间工程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寒地黑土层保护,建设机耕路及防护林。继续推进以护村、护路、护岸、农田保护以及防沙治沙为主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到2015年,规划设计灌溉面积达到207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万亩,实施中低产田改造150万亩。

第五节 林业建设
 

全面绿化哈尔滨大地。科学培育森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植树造林投入,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发挥林业在建设低碳城市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林业转型。实施林业产业振兴战略,建设一批有林业特色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项目。到2015年,全市完成造林196.12万亩,培育森林395万亩,新增活立木蓄积500万立方米。损失林木蓄积控制在森林总蓄积的万分之一以下。完成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等体系建设。杜绝重、特大森林火灾,力争不发生一般性森林火灾,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新建3处省级保护区,3处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续建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林业经济年均增长10%以上,完成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


第六节 农业机械化
 

加快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改善农机装备结构,重点提高大型农机具、连片深松整地作业和农作物机械收获比重。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逐年提高规模经营面积。开发集约化养殖、温室栽培等工厂化农业生产设施和农副产品精选加工机械。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750万千瓦以上,农机标准化作业水平达到96%,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4%,作业面积达到2400万亩以上。大豆、水稻等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初步实现全程机械化。


第七节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物流、科技、信息、质量检测检疫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等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主城区和各县(市)农产品主产区,建设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园区。发挥农垦、农大、农业科研院所和企业汇聚的优势,在长江路打造哈尔滨绿色食品博览、展示、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服务平台。打造农业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推进涉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省农科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哈尔滨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在各区、县(市)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或示范基地项目。推进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物联网应用平台、水稻智能化温室育苗建设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等一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机制和提升粮食产能气象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对农业、水利、林业等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实现人工增雨(雪),年增水能力达3亿立方米以上,冰雹防护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农业科技服务网络100%覆盖到乡镇一级,农业科技推广一线服务人员专业受训率达到100%。


第八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发展乳制品、肉牛、生猪、肉鸡和蛋制品、玉米、水稻、大豆、食用菌加工等产业链。依托主要县市城关镇和省级开发区,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园区。依托东方粮油、蒙牛、佰益、嘉峰等重点龙头企业,建设尚志市、双城市有机奶生产基地,五常市、方正县、通河县、延寿县有机稻生产基地,宾县、木兰县肉牛基地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和产业化园区。支持巴彦县粮食生产、生猪养殖,打造全国一流的生猪产业化示范县。到201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40家,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农业产业化带动基地面积2200万亩,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发展到93万户。


第九节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培育农业协会、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重点培育大用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双城杏山顺利有机粮食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和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的扶持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搞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和行业自律。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系统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平台作用,构建合作经济发展平台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服务平台。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500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达到200家,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80%。

[图片4:专栏4:农业现代化重点建设项目](略)


第五章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工业强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做强做大四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核心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立以产业集聚化、技术创新化、服务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基地,优化工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率先建设成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30亿元,年均增长16%。


第一节 优化工业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原则,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构筑以工业集中区为核心、工业园区为载体、产业基地为支撑的产业新格局。整合工业园区,明确产业布局和园区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科学有序集聚,到2015年,产业集聚度提高10个百分点。

城区南部:哈南工业新城重点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五常牛家工业园区、双城新兴工业园区、阿城新华新区等9个工业园区;把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平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哈尔滨机电工业园、南岗工业园区和香坊食品医药工业园区5个园区整合连片,建设成为70平方公里以上我市最大的工业集中区;打造双城新兴工业园区,建设成为3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园区。在哈南工业新城,重点发展汽车、飞机制造、核电装备、风电装备、乳制品及饮料、农副产品加工、医药、新材料、生物、汽车电子10个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年均增长20%。三大动力路工业区重点建设电站设备整机制造、电站设备配套2个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年均增长15%。

城区北部:松北科技新城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光电仪器仪表和电子信息五大产业基地,到2015年,培育成3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年均增长26%。利民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乳制品及饮料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生物、基础功能部件、轻工6个产业基地,到2015年,建设成3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年均增长20%。松北高新区重点建设食品等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长20%。

城区东部:宾西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对俄贸易出口加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led和新材料等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全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到2015年,建设成3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年均增长29%。香坊化工园区、香坊工业新区重点建设石化、以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为主的对俄出口加工2个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年均增长20%。

城区西部:哈高新区迎宾路、新榆工业园区重点建设输变电、基础功能部件、电子工程、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4个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长20%。

各县(市)依据各自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依托省级工业园区,提升载体功能,承接市区产业转移,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双城市重点建设食品加工产业基地。五常市重点建设稻米加工、医药等产业基地。尚志市重点建设乳制品、饮料、医药等产业基地。依兰县重点建设风能基地和达连河煤化工产业基地。方正、通河县重点发展稻米加工、林产品加工、石英硅矿产加工。延寿县重点发展亚麻纺织加工。巴彦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木兰县重点发展大米深加工。


第二节 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增强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四个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10亿元,年均增长18%。

--装备制造业。推进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促进产业由大变强。依托哈尔滨南部工业新城、哈尔滨航空汽车产业城建设,力争建成国内最大、国际知名的民用直升机、通用飞机研发制造和营销维修基地,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航空传动系统研制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电站成套设备、新能源装备、新型农业机械、机床功能部件等产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以产品升级换代和开发节能技术为核心,重点开发生产轻型车、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价值链上游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零部件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精细化。加快核岛主设备国产化,建设哈飞赛豹纯电动车、大中马力拖拉机及农机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等一批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5%。

--食品工业。实施大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战略。通过扩大规模、资源整合、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实现由资源拉动型向技术带动型转变,由传统产品向营养、安全、方便、绿色、有机及多样化、工业化产品转变,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啤酒、大豆加工、肉类食品、乳制品、粮食加工、饮料等食品加工业,加快建设宾西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大成玉米深加工、哈尔滨卷烟厂搬迁改造建设等重大项目。打造10个以上国内以及国际知名品牌。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90亿元 ,年均增长21%。

--医药工业。继续巩固和提高化学医药产业优势地位,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积极培育生物制药等产业。完善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提升检验检测质量,保障药品安全,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重点在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抗生素、化学原料药领域实现突破。建立和完善新药研究院、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抗生素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研究中心等研发体系。重点支持生物工程产业基地、疫苗、诊断试剂等高附加值项目建设和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搬迁改造等提档升级项目建设。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18%。

--化工工业。积极争取原油加工规模达到500万吨,延伸产业链,围绕产业规模化、高新化、精细化,发展精品油基地及有机化工原料产业链,形成国内领先水平的苯酚丙酮、苯酐等生产基地。发展煤制烯烃化工产业及下游产业链。大力推进石油化工、煤化工融合发展,提升高端石化产品规模和水平。到2015年,规模以上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16%。


第三节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培育壮大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3个超百亿元产业。到2015年,增加值达到1240亿元,年均增长23%。

--民用航空产业。力争建成我国最大、国际知名的民用直升机、通用飞机研发制造和营销维修基地。重点发展直升机和通用飞机的研制、营销服务,直升机传动系统和小型航空发动机,支线飞机总装和大部件生产,航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航空零部件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0亿元,年均增长27%。

--生物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等五大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初步建立生物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行业管理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诊断试剂、中药开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农业良种培育为主的国内生物农业基地,将哈尔滨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年均增长19%。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焊接材料、高分子和精细化工材料等6个新材料产业,开发应用新型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3个新材料产业。扩大产业整体规模,实现优势新材料领域的重点跨越,形成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年均增长31%。

--新能源装备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以核电装备、新型水电装备、风电装备、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产业。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一批特色载体,培育一批优势企业,促进新能源装备产业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向迈进。加快建设核电反应堆冷却剂泵组制造、核电主泵电机、1000兆瓦等级核电辅机技术改造、1.5兆瓦半直驱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等一批重点项目。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0亿元,年均增长38%。

--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电力电子、航空电子、敏感元器件、rfid射频电子标签、数字集群通信、led等产业;软件业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系统集成、云计算和服务外包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23%。

--绿色食品产业。发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深加工企业,提升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和公信度、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重点推动乳制品、饮料、啤酒、粮食深加工、林业特色山产品等传统食品产业向绿色、有机、高附加值转化。到2015年,绿色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

[图片5:专栏5:新型工业化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 (略)


第六章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两轮驱动”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为核心,推动三次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以建设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物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信息中心为重点,将我市打造成为立足龙江、服务东北北部、辐射东北亚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


第一节 金融服务业
 

加快金融体系建设,发展多元化金融市场。大力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打造松北金融商务区,实现金融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存贷结构,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以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和推动期货交易为突破口,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支持哈尔滨银行、江海证券、中融信托、金融控股集团等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加快国有资产的货币化、资本化、证券化进程,重点活化土地、股权等高增值性资产,提升哈投、城投、水投等政府平台的融资功能。发展金融租赁、创业投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业务。加快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金融城市建设。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57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


第二节 物流业
 

依托国家和省的大通道建设,打造“六园多节点,一核多放射”物流空间格局,构建覆盖全市、辐射全省、联通国内外的大物流、大流通体系。重点完善设施建设和市场建设,发展大物流、大平台、大服务,构建东北亚地区重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体系中的应用。规划建设龙运国际枢纽物流园区、哈南工业新城国际物流港、江北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双城果蔬绿色净菜物流基地、空港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5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以上。


第三节 旅游业
 

按照全省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区”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冰雪、湿地、森林和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集冰雪体验、湿地观光、避暑度假、商务会展、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将哈尔滨建成国际旅游城市。

强化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导向作用,打造旅游投融资平台,支持重大旅游项目。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国内外资本进入哈尔滨旅游市场,发展大旅游。以大太阳岛和亚布力为核心区域,做大做强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辟建四季冰雪乐园,将亚布力滑雪度假区建成国际滑雪旅游度假胜地。推进万顷松江湿地的开发建设,打造百里松花江生态旅游景观带。发展森林旅游,提档升级横头山、凤凰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布局休闲农庄、休闲渔场、休闲牧场和乡间民宿。打造“乐活乡村”概念,将巴木通森林小火车改造成与阿里山小火车齐名的世界级乐活休闲火车。开发方正日侨旅游资源。依托太阳岛、亚布力等品牌效应,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延伸旅游产业链。到201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960亿元,年均增长20%,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第四节 文化产业
 

繁荣城乡文化市场,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出版发行印刷、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广告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五大重点文化产业。到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以上,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打造六大产业集聚区。哈南工业新城文化集聚区,推进新媒体国家产业基地、动漫基地、印刷产业园建设。群力新区打造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工艺美术品创作生产基地、松花江历史展馆、哈尔滨音乐厅等文化产业项目,形成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构建松北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哈尔滨大剧院、群众文化活动馆等哈尔滨文化中心项目。推进阿城金源文化集聚区建设,规划建设皇城遗址复建等项目,提高金源文化节的档次和知名度。建设哈师大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文化艺术创意、培训、数字影视传媒等艺术品产业。中心城区特色文化产业区,打造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中华巴洛克特色文化街区。

第五节 房地产业
 

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提高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占市场总份额的比重,提高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占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的比重。加大政府对保障型住房的投入力度,加大棚户区和旧城拆迁改造力度,力争主城区的棚户区改造完毕。拓展城市居住空间,疏解老城区人口密度,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推进建设布局战略性调整,加大群力新区、哈西地区等新区房地产开发力度,启动松北科技新城、哈南工业新城等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项目,围绕松花江两岸及阿城“四山两湖”等风景旅游区开发,合理布局旅游休闲地产。配合“三沟一河”整治,布局商业地产。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政府土地收储和整理力度,把握供地节奏,规范市场秩序,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机购房,稳定住房价格。积极引进国内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升哈尔滨房地产市场的开放度。到2015年,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900亿元,实现住宅建设竣工总规模2000万平方米,完成住宅建设投资500亿元,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住房占住宅建设总规模的70%左右。


第六节 信息服务业
 

建设“数字哈尔滨”。以城市信息化、软件产业和动漫产业为重点,推进互联网增值业务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三网融合”工程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积极参与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面向产业、面向消费的信息服务业,培育信息内容供应商。发挥寒地优势和普通话优势,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数据处理中心落户哈尔滨,打造哈尔滨国际数据城和呼叫中心。规划建设哈尔滨物联网基础平台和云计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到2015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实现增加值2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第七节 商贸服务业
 

优化城市商圈布局,推进南岗、道里、道外、香坊等市级商圈提档升级,规划建设松北、哈南、群力等新商圈,调整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商贸服务企业和有影响的总经销、总代理商落户我市。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建设内外贸联通的市场体系。着重发展口岸货物集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商贸营运与控制中心,区域性批发市场、农村商业网点。全面形成内外贸相互融合,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同步发展的总体格局。基本建立市场开放度与商贸便利化程度高、商贸要素流动顺畅的运行机制。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00亿元,年均增长15%。


第八节 会展业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强化特色,打造品牌,提高水平,进一步增强会展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提升哈洽会、哈科会、哈夏音乐会、冰洽会、汽车展等自主会展品牌的规模和层次,融合本地文化特色,创新发展绿色食品博览会和农机博览会,培育国内知名品牌展会2-3个。加大招会引展力度,发展国内外会展合作,引进举办国内外大型知名会展活动3-5个。鼓励支持会展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会展企业集团。发挥会展业的牵动作用,推进会展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多元会展发展格局。会展业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使会展业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

[图片6:专栏6: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略)


第七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落实基础设施优先发展的战略,建立环网相联、快捷畅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构筑高起点的城市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城市保障体系,完善城市抗灾工程系统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基础设施达标城市。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
 

不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城市对外交通功能,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支撑县域经济、旅游产业的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断头路、路网连通路及革命老区道路改造建设,完成区域路网连通体系。加快城市出口公路及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建设,推进绕城高速以外的环形路网建设,完善支撑“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的路网体系。推进城际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机场扩建及松花江水运航道、港口建设;加快哈西客站、哈西公路客运枢纽站、南岗公路客运枢纽站(扩建)等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实施不同运输方式的旅客“零距离”换乘目标。到2015年,城市道路长度达到1500公里,道路面积达到312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8.5平方米,道路完好率95%。

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公交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支持更新使用大运量节能环保型公交车辆,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运行能力,开辟专用公交通道100公里,提高公交车辆运行速度,在市区主要街路,形成以大运量节能环保型公交车辆为主体的运力格局。加快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启动地铁2、3号线。积极谋划市区至平房、至太平空港、至阿城的地面轨道交通系统。改善中心城区地面静态交通,发挥原有地下停车设施功能,积极推进立体停车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管理能力,合理制定和利用交通政策,满足市民出行需要。到2015年,公交运营车辆达到5350标台。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85%以上,公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第二节 供排水设施
 

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饮用水质为目标,合理利用地表和地下水源。加快输配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建设,提高供水能力。加快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和内河治理项目建设,解决城市排水、沿江及内河的污染问题,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我市的生活环境和生态质量。加强磨盘山、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到2015年,城市供水能力达到150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0万立方米/日,处理率达到95%。


第三节 供电供热供气设施
 

在主城区加大实施电力网线入地工程力度,加快分支供电线路改造,推进哈尔滨市城区电网系统现代化、标准化。平衡天然气供需规模,完善设施建设,保障供气安全。加快哈平南、滨江、哈热六期等热电联产项目及热力管网建设。到2015年,市区居民用户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2%以上,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提高供热保障水平。


第四节 园林绿地建设
 

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重点绿化松北、平房、阿城区及利民、群力、哈西新区等区域,挖掘防护绿地、城区内河、湿地、滩涂等生态绿地资源,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000公顷,新植树木350万株,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6万公顷,绿地面积达到1.5万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461公顷,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确保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第五节 城市抗灾工程系统
 

建设江南、江北堤防等防洪设施,提升哈尔滨的防洪标准。构建适于避灾、抗灾、救灾和防灾的城市防灾疏散空间单元结构布局,重点建设固定、中心防灾避难疏散场所,建设紧急避难疏散场所831处以及防灾避难疏散通道,形成完备的防灾疏散空间体系。加强救灾应急队伍、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等工作体系建设,启动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图片7:专栏7: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略)


第八章 强化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强化节能减排,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型城市,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把哈尔滨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到2015年,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6%左右,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和15%,森林覆盖率达到46%。


第一节 节能减排
 强化节能目标考核制度,加大奖惩力度,严格问责。全面实施“上大压小”、“等量淘汰”、“以大代小”等产业政策。严格环境准入,全面开展规划环评,从严控制排污量较大建设项目和松花江沿线工业项目。建立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制度,对重污染落后产能企业提高信贷风险等级,实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差别排污费等限制措施,加快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淘汰退出步伐。

大力推广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扩大热电联产供热范围,加快小锅炉并网改造。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节能服务信誉好、拥有自主创新节能技术和取得良好业绩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加大水泥、造纸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进火电机组低氮燃烧和2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脱硫脱硝改造,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对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严格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加强企业污染减排的监督管理,强化治理和处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彻底消除排污不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因素,减少污染排放和危害。确保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5天。

第二节 资源节约利用
 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及重要矿产资源的节约和管理,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完善节水管理机制,严格用水定额制度,同时积极探索水价调节机制,鼓励节约用水、重复用水。抓好农业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加大中水回用和污水再生利用力度。切实落实“批项目、核土地”制度,从严从紧利用好土地指标,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和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园区。加强重点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重点产品的原材料消耗指标要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加强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坚决制止主要矿产资源区县乱挖滥采等严重浪费矿产资源、破坏地质环境和生态景观的现象。推进“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及农村秸秆和粪便的综合利用工作,初步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第三节 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