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进一步加强兵团体育工作的决定

2020年07月22日15:48:04
发布部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
发布文号: 新兵党发[2002]18号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ぉ,落实中央对体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快兵团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实现'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中,更好地发挥体育的作用,特作如下决定。
一、进一步提高对体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体育还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兵团体育事业是兵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兵团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努力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增强兵团各族群众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对于振奋各族群众精神,提高文明修养和道德水平,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兵团的凝聚力,促进兵团两个文明建设,更好地履行中央赋予兵团的特殊使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各级党政领导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兵团体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兵团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局出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重视体育工作,支持体育工作,认真抓好体育工作。

二、以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为指针,切实加强对体青工作的领导
   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各级党政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广大职工群众身体健康,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兵团、师、团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体育工作,切实解决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把体育工作列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一项内容和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一条 标准o
   按照《意见》要求,建立和健全兵团各级体育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体育工作人员。兵团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及各师业余体校要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新建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可以采取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要将体育场(馆ぉ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石河子市和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和北屯等4个新建市要逐步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体育设施。其他各师、团场也要从实际出发,搞好体育设施建设,把体育设施建设纳入社区和小城镇建设规划。
   新闻舆论对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兵团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宣传报道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大力普及体育科学知识,积极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对兵团体育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兵团各族群众的荣誉感、凝聚力、向心力,在全兵团形成热爱体育、重视体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兵团各族群众身体素质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各单位要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把提高兵团各族群众的身体素质摆在体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三个重点。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个重点:一是团场;二是工交商建企业;三是青少年即学校体育。群众体育要做到亲民、便民、利民。职工是兵团的主体,是兵团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开展职工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各族职工群众的健康水平,是兵团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是实践'三个代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各级党政要把职工体育工作纳入本单位社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工体育、老年体育、残疾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等活魂。要着力培养并发挥各类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本单位和社区体育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要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以学校为主。兵团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 例》和《大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继续抓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两操两课一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规划,形成制度,定期举办中(小ぉ学单项或综合体育竞赛活动。有条 件的学校要根据各自优势,建立课余训练运动队。要健全和完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业余体校的建设,以推动整个学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各级教委、民委、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老年体协ぉ、残联要把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职工体育、少数民族体育、妇女体育、老年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活动纳入各自的工作职责,常抓不懈。要逐步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制度。每年开展一次'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团场、企业要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各师要积极创造条 件,举办综合运动会。要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兵团总人口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突破由少数部门办的旧模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群众自我健身投入的热情,逐步实现体育的生活化、普遍化和科学化。

四、健全体育训练网络,加强体育队伍及基地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兵团竞技体育要从兵团实际出发,突出优势和特色。争取优势和特色项目在全国重大比赛特别是全运会取得较好成绩,为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为实施国家'奥运争光计划'作出积极贡献。要建立健全体育训练网络,'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至业余体校至竞技体校-至体育学院'是符合兵团实际的四级体育训练网络。在训练网络的建设上,兵团各师及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合理布局,注重实效,逐步改善训练条 件,提高训练质量。
   建于石河子的以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兵团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农八师体校、石河子市传统项目学校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兵团体育训练基地是培育兵团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是兵团竞技体育的'龙头',是兵团体育发展的窗口和示范园区。要按照'集中力量,突出优势'的要求,加快兵团石河子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在兵团的统一领导下,凝聚兵团有关部门及农八师、石河子大学等各方面的力量,精心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科学管理,把训练基地建设好。
   要加强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适应兵团竞技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体育管理干部在内的一支运动队伍。要加强体育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作风建设、业务建设,加强对体育队伍的监督管理,坚决反对使用违禁药物和训练、竞赛中的不轨行为,坚决与体育领域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作斗争,切实维护体育事业的公正性和纯洁性。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对兵团体育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东部体育发达省份的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发展。
   继续办好四年一届的兵团体育运动会及其他优势项目的单项比赛。兵团和有条 件的师要努力抓好竞技体育。在竞技项目布局上要突出兵团的优势和特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努力拓宽高水平教练员和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深造渠道。要适度增加对外比赛和交流的密度,为具有一定条 件和实力的运动队参加年度全国性体育竞赛积极创造条 件。要充分发扬兵团的光荣传统,发挥兵团的组织优势,凝聚兵团各部门、各师的力量,实现兵团竞技体:育的奋斗目标。

五、不断增加投入,深化体育改革,发展体育产业
   兵团的体育事业由于受一些条 件的制约,起步晚,欠账多,规模小,与兵团的地位、作用及在全国体育界的影响还不适应。因此,兵团及各师要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技入,加快兵团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项目列入各级财务预算和基本建设技资计划,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确保兵团体育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同步发展。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要认真制定师、院(校ぉ、团场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对为兵团赢得荣誉的运动员、教练员要给予奖励,并在运动员升学和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兵团有关部门和师、团要制定相关政策,并认真落实。
   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体育体制改革。要逐步实现
   兵师二级体育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要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兵团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构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o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兵团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要加快兵团体育产业化步伐。要依托社会、依托企业办体育。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及效益好的企业对高水平运动员、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要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要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做好中国体育彩票在兵团的销售工作,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 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积极推进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的转换。要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体育工作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